Google Earth上線了新的測距功能,但千萬別被它的顯示效果欺騙了
測量距離是地圖導航軟件的工具箱里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小功能。當你想了解一段路程的直線實際距離,比如用于預估從A點到B點的路途時間時,使用測距功能應該說非常靈活和方便。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谷歌旗下的Google Earth(谷歌地球)的網頁版上線了全新的測距功能。該測距功能允許用戶對虛擬三維地球上的任意兩點直線距離和多點區域面積進行大致的測量。負責報道該新聞的媒體指出,這一升級版的測距功能,可以幫助正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學生更好的認知地理環境,或者幫助戶外運動愛好者規劃他們的活動。
聽起來很酷炫,特別是當你嘗試使用該功能之后,你會發現測距或測面的標記線還能很好地依附在Google Earth的三維地理信息數據之上,似乎測量結果也考慮到三維環境,但實際情況是否真的如此呢?
當你注意到測量結果旁邊有個“問號”標識,并點進去查看后就能得出結論:答案是否定的。
在Google Earth的這份幫助文檔中給出了三個不太顯眼的說明:
1.測量結果可能不是100%準確的,特別是在3D地區或建筑區中。為了獲得最佳的效果,請在自上而下的瀏覽模式下進行測量。
2.測量不考慮海拔的變化。
3.以上說明僅適用于新版Goolge Earth。可以到Google Earth Pro(專業版)了解該版本的測距功能。
以上說明的核心主旨,正是提醒用戶在使用免費版的Google Earth測距時,千萬別被它的顯示效果欺騙了,距離和面積的測量仍然依托二維平面(特別是說明中的第二點強調了這一情況),三維數據要素并未考慮其中。
或者當你在三維模式下測距時,Goolge Earth也會有友情提示在二維模式下才能獲得更好的測量結果。
所以,當你想用Google Earth的測距功能規劃一條精細的登山線路方案,或者獲取相對符合實際地理空間的直線距離或面積時,Google Earth很難幫到你。
不過更遺憾的,即便是使用付費版的Google Earth Pro測距,目前軟件也只是把建筑物層面的三維要素考慮其中,對于更復雜的三維場景,測量精度仍然非常有限。

Bigemap GIS Office 國產基礎軟件
Bigemap GIS Office是一個全面且易于使用的國產化基礎軟件,為用戶提供數據處理、編輯、數據分析、集成以及可視化呈現的綜合數據集平臺。支持上百種數據格式:shp/kml/kmz/dwg/dxf/gpx/csv/excel/txt/tiff/geotiff/osgb/mbtiles/tiles等,對數據流轉、嵌入、融合、以及更多地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增強處理及多種分析工具。在不同場景不同行業下支持坐標系轉換CGCS2000/WGS84/Xi’an80/Beijing54/UTM等多種投影互轉互換、支持專題地圖、大數據加載、航拍影像、矢量數據、柵格數據的導入導出、瓦片切片及地圖服務發布。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