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沙龍,探討低軌寬帶星座的市場和技術
近年來,隨著微小衛星成本和技術門檻的降低、空間通訊技術的進步和通信需求的增加,低軌寬帶通信星座獲得國內外的極大關注。
8月1日,專注商業航天的民間研究組織正弦協會,以低軌寬帶通信星座關鍵技術及實施途徑為主題,在銀河航天公司舉行了第一期正弦沙龍。
主持人何善寶研究員,及閔長寧、張世杰、張玉新、胡月梅、丁睿等5位嘉賓
正弦協會發起者兼本次沙龍主持人,航天五院何善寶研究員,簡要介紹了以OneWeb和星鏈為代表的國內外低軌寬帶通信星座的發展情況。他認為,低軌寬帶衛星系統已經成為國內外焦點。何善寶研究員介紹到,低軌寬帶通信星座龐大且復雜,國內軍工集團難以獨立操盤,因此,商業化發展是重要的解決方案,但如何推動低軌寬帶星座商業化,仍然面臨市場定位不清晰、核心應用和服務不明確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行業內不同領域的5位專家進行了探討。
中國衛通集團閔長寧研究員認為低軌寬帶星座應該關注區域的信息化短板,以區域化和公眾化為方向,發展船載、機載和車載應用,船載應用是發展重點。
考慮到國際市場通信牌照申請的難度,他認為我國需要實現天網地網一體化融合。就我國目前低軌衛星發展情況來看,需要綜合考慮衛星載荷的必要性和成本問題,進行衛星功能的設計,衛星通信頻率的申報和風險防范也要加快。
隨著地面5G、6G通信技術的發展,閔長寧研究員認為,衛星壽命長,沒有必要根據地面技術迭代進行設計。
銀河航天技術專家、哈工大張世杰教授從企業角度上,認為在信息社會,低軌寬帶星座不能僅作為信息通道,應該提供增值服務。不論低軌或高軌寬帶衛星,寬帶服務的核心在于滿足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降低服務價格。當前偏遠地區只是存量市場,隨著人們對寬帶需求的改變,全面且連續的服務,特別是已有寬帶覆蓋的地區,才是低軌通信衛星星座的增量市場。
他認為現有的低軌寬帶衛星系統比較孤立,市場份額有限。從寬帶使用的本質目的來看,天網和地網不應該是競爭關系,未來一定是融合的,共同服務用戶。要做到真正的天網地網融合, 5G技術一定要融入衛星星座系統,目前5G技術應用在衛星上有難度,但可以通過地面手段實現融入。在功能設計上,為了保障低軌寬帶星座的核心功能,載荷應該盡量單一。
在是否和如何實現多系統協同的問題上,他認為對民營企業而言,實現多系統協同的技術難度不大,但真正實現很困難,企業需要先實現規模效應。
中國保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張玉新副總裁認為目前衛星寬帶通信衛星與地面寬帶的功能和應用確實有差距,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潛力非常大,隨著成本的降低,全覆蓋和全天時的優勢會逐漸顯露。
中科院軟件所胡月梅從通信技術角度分析,認為低軌衛星面臨來自高軌衛星和地面網絡兩個層面的競爭。
她提到,在通信業務的特定場景中,相對更為成熟的高軌衛星系統帶寬還未得到完全開發應用。但與之相比,低軌衛星有延時短的優勢,遙感、物聯網數據采集、AIS,ADS-B等特有的附加載荷,也能提供更多價值。
與地面網絡相比,低軌寬帶衛星流量實際是地面流量無法滿足需求時的溢出效應。低軌衛星制造、發射、獲取成本等因素,導致目前的用戶性價比很低,技術迭代周期也較長,但覆蓋度更高。
隨著用戶需求和付費意愿的增加,以及目前難以預期的未來應用方向,多功能低軌衛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在衛星功能的取舍上,她認為應當從衛星網絡整網生命周期的整體成本進行核算,優先發展與核心業務互補匹配的功能。
胡月梅還建議多家公司衛星互聯互通,共建同一個星座,完成多系統的協同兼容。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事業部丁睿高級工程師認為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星座必須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從90年代末至今,天網和地網的關系一直在轉變。90年代末銥星一代開始設計時,地面網絡還沒成型,但隨著地面網絡的建設和完善,銥星已經不具備競爭力。銥星放棄與地網的競爭,轉而尋找其他市場,最終美國軍方戰爭前線的通信剛需幫助銥星活了下來。同樣的,OneWeb也有自身獨特的市場定位,它的定位不是為用戶提供接入,而是為信息提供承載,為落后地區的提供基站回傳服務。
低軌衛星與高軌衛星的定位也應差異化。高軌衛星需要將容量集中,解決某一地區的通信需求,可以產生規模效應。但低軌衛星具有全球覆蓋特性,應當先解決可通問題。
另一方面,低軌寬帶星座還需要找準自己的用戶,真正愿意付費的用戶。雖然在偏遠地區低軌衛星可以發揮作用,但并非有人愿意買單。他認為低軌衛星真正的剛需市場可能在海洋。
只有確定了剛需市場,才能更好設計衛星的載荷與功能,讓衛星的能量集中到剛需上。目前,ADS-B、遙感、導航增強等載荷,已經成為低軌衛星的標配。多功能載荷拓展的增值服務可以形成非常有利的市場增長點,形成盈利。
丁睿還提到了在現有規則下,難以用技術手段解決低軌干擾問題。但是以星上處理、星上透明轉發等技術方法,可以突破現有頻率和標準規則,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解決低軌紛爭的問題。
本次沙龍的主辦方正弦協會成立于2014年3月,全稱是空間信息網絡(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Sine)研究協會,致力于研究商業航天關鍵技術并探索商業航天發展途徑,已組織線下研討會34期、正弦沙龍1期,提供正弦智庫服務,正在籌備正弦工場。

Bigemap GIS Office 國產基礎軟件
Bigemap GIS Office是一個全面且易于使用的國產化基礎軟件,為用戶提供數據處理、編輯、數據分析、集成以及可視化呈現的綜合數據集平臺。支持上百種數據格式:shp/kml/kmz/dwg/dxf/gpx/csv/excel/txt/tiff/geotiff/osgb/mbtiles/tiles等,對數據流轉、嵌入、融合、以及更多地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增強處理及多種分析工具。在不同場景不同行業下支持坐標系轉換CGCS2000/WGS84/Xi’an80/Beijing54/UTM等多種投影互轉互換、支持專題地圖、大數據加載、航拍影像、矢量數據、柵格數據的導入導出、瓦片切片及地圖服務發布。
了解詳情>>